HDI PCB(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)因其高布线密度、小孔径和精细线路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、医疗设备、航空航天等领域。其制作流程比传统PCB更为复杂,涉及多个关键步骤。以下是HDI PCB制作的核心流程解析:
1. 叠层设计:根据信号完整性要求确定盲埋孔结构和层压顺序,通常采用"1+N+1"或"2+N+2"的叠构方案。
2. 材料选择:选用低介电常数(Dk)材料如FR-4、聚酰亚胺或PTFE,高频应用需特殊基材。
3. DFM检查:通过Valor等软件验证设计是否符合生产工艺能力,避免出现小于4mil的线宽/线距等极限参数。
1. CO2/UV激光钻孔:采用355nm紫外激光加工直径50-100μm的微孔,控制能量在3-5J/cm2避免碳化。
2. 盲孔定位:通过X-ray钻孔机实现层间对准,位置精度需控制在±15μm以内。
3. 孔型处理:使用等离子清洗去除孔内残胶,保证孔壁粗糙度Ra<1μm。
1. 激光直接成像(LDI):采用405nm波长激光曝光,分辨率可达10μm,替代传统菲林曝光。
2. 超薄铜处理:对3μm以下铜箔采用反转工艺,通过SAP(半加成法)实现2/2mil线宽线距。
3. 水平沉铜:使用化学镀铜使孔内铜厚达到1-2μm,背光测试透光率需>95%。
1. 层压参数:在180-200℃、3-5MPa压力下压合,采用低流胶PP片(如EM-825)控制溢胶量。
2. 真空压合:使用真空层压机将气泡率控制在<0.5%,层间偏移<50μm。
3. 铜面处理:压合后通过棕化处理使表面粗糙度达到0.3-0.5μm,增强结合力。
1. 脉冲电镀:采用20ASF电流密度,正反向脉冲比5:1,实现孔内铜厚均匀性±10%。
2. 表面处理:根据应用选择ENIG(镍金厚度0.05/0.03μm)、OSP或沉银工艺,USB接口等高频部位推荐采用硬金。
3. 阻焊工艺:使用LDI阻焊油墨,通过3次预烘烤实现10μm精度开窗。
1. AOI检测:采用10μm光学分辨率设备检查线路缺陷,配合ECM(电容量测)验证绝缘性能。
2. 微切片分析:抽样检测孔铜厚度(需>18μm)和层间结合状况。
3. 可靠性测试:包括288℃焊锡耐热测试、1000次热循环(-55℃~125℃)及CAF测试。
1. 任意互连技术:采用mSAP工艺实现20/20μm线宽线距时,需控制电镀均匀性在±8%以内。
2. 堆叠孔设计:二次钻孔时需采用激光烧蚀+机械钻孔组合工艺,孔位精度要求±25μm。
3. 5G天线处理:毫米波频段需采用激光雕刻形成3D天线结构,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z<5μm。
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发展,HDI PCB正朝着mSAP(改良型半加成法)、SLP(类载板)等更精细工艺演进。制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材料CTE匹配(建议<15ppm/℃)、激光钻孔的热影响区控制等关键技术点,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良率(通常要求>92%)。
以上就是《HDI PCB制作流程有哪些关键步骤?》的全部内容,如果有layout设计、PCB制板、SMT贴片、元器件代购、钢网加工、三防漆喷涂、组装测试等相关需求,可以联系我们捷创:198075509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