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B板加工流程包含哪些关键步骤?
PCB(Printed Circuit Board,印刷电路板)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,其加工流程复杂且精密。了解PCB板的完整加工流程对于电子工程师、采购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都至关重要。那么PCB板加工流程包含哪些关键步骤?下面捷创小编详细介绍PCB板加工的关键步骤,帮助您全面掌握这一重要制造过程。
PCB加工的第一步是电路设计。工程师使用专业EDA软件(如Altium Designer、Cadence或KiCad)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后,需要进行PCB布局布线。这一阶段需要考虑元件布局、信号完整性、电磁兼容性等因素。设计完成后,生成Gerber文件(包含各层图形信息)、钻孔文件(NC Drill)和装配文件(BOM和位置图),这些文件将指导整个制造过程。
PCB基板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产品性能。常见的基板材料包括FR-4(玻璃纤维环氧树脂)、高频材料(如Rogers)、铝基板等。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材料后,工厂会对覆铜板进行切割、清洁和表面处理,为后续工序做好准备。
对于多层板,首先需要加工内层电路。这一过程包括:涂布光刻胶→曝光→显影→蚀刻→去膜。通过紫外光曝光将设计图形转移到覆铜板上,然后使用化学蚀刻去除不需要的铜箔,形成精确的电路图形。完成后需进行AOI(自动光学检测)检查线路质量。
多层板需要将加工好的内层与半固化片(Prepreg)叠合,在高温高压下压合成型。层压完成后,使用数控钻床根据钻孔文件进行钻孔,形成通孔、盲孔或埋孔。钻孔后需进行去毛刺和孔壁清洁处理,为后续金属化做准备。
通过化学沉铜工艺使孔壁沉积一层薄铜,实现各层间的电气连接。然后进行全板电镀加厚铜层,确保孔铜达到足够厚度(通常25μm以上)。对于高要求的板子,可能还需要进行二次镀铜或选择性镀金等特殊处理。
外层图形转移流程与内层类似,但通常采用更精密的干膜工艺。这一阶段形成外层线路和焊盘,同样需要经过曝光、显影、蚀刻等步骤。现代高密度板可能采用mSAP(改良型半加成法)等先进工艺。
阻焊层(Soldermask)是覆盖在PCB表面的保护层,通常为绿色(也可选择其他颜色)。通过涂布、曝光、显影工艺露出焊盘区域。然后进行表面处理,常见方式包括:喷锡(HASL)、沉金(ENIG)、沉银(Immersion Silver)、OSP(有机保焊膜)等,不同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。
在PCB表面印刷元件标识、logo等信息(即丝印层)。然后根据外形文件进行铣边、V-cut或冲压成型,得到最终板型。对于特殊要求的板子,可能还需要进行金手指倒角、斜边等二次加工。
使用飞针测试或专用测试夹具进行电气性能测试,确保所有网络连接正确,无开路短路。然后进行外观检查,包括尺寸、阻焊、丝印等项目的全检或抽检。部分高可靠性产品还需进行阻抗测试、热冲击等额外检测。
通过真空包装或防静电包装保护成品PCB,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氧化和损伤。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分板(如连板需分割)或特殊包装。交付时通常附上检测报告和工艺说明文件。
PCB加工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精密制造过程,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。随着电子设备向小型化、高性能化发展,PCB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,如HDI(高密度互连)、埋阻埋容等先进工艺正逐步普及。了解这些关键步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PCB、选择供应商并控制产品质量。
以上就是《PCB板加工流程包含哪些关键步骤?》的全部内容,如果有layout设计、PCB制板、SMT贴片、元器件代购、钢网加工、三防漆喷涂、组装测试等相关需求,可以联系我们捷创:19807550944